2013.07.28~品格与团契

品格与团契

主日崇拜 28.07.2013/8am & 10am

引言
大家平安!
今天早上我回到七月份的主题团契特别分享平格与团契。将品格与团契连在一起分享,好像有一点勉强。这是表面的观念,让我们进入里层的看法,就会恍然大悟非强制乃是息息相关。让我先解释所预读的几段经文:罗7:19-20, 24-25;林后2:14-16,人内心的对立与挣扎及唯一得胜的途径。
北京市中芯学校挂着一句话:“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此间学校的中心乃是塑造一个自我形象,是由内而外内心世界真实的表达。教孩子知识,先要教会孩子做人。
品格教育是要学习认识良善、喜爱良善、做出良善。中国人传统中教导知“四维”:礼、义、廉、耻及“八德”:忠、孝、仁、爱、义、和平及信、望爱、仁、勇、智、慧等。
(一) 认识品格
(1) 品格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
    • 1) 尊重 Respect—如何被尊重
    • 2) 责任Responsibility—如何成为有责任的人
    • 3) 公平 Fairness—如何成为公正的人
    • 4) 信赖 Trustworthiness—如何成为值得信赖的人
    • 5) 关怀 Caring—如何成为有爱心的人
    • 6) 公民责任 Citizenship—如何成为好公民
(2) 品格的内容(1)
  • 1) 对己克制对自己要约束—悦纳自己
  • 2) 对人感恩,对别人要恕—尊重别人
  • 3) 对物珍惜,对物质要俭—爱心资源
  • 4) 对事尽力,对事情要有责任—有规律、秩序
品格的内容(2)
  • 个人品格:敞开、节制、更新
  • 人际品格:谦让、宽容、合作
  • 家庭品格:责任、奉献、相爱
  • 职业品格:诚信、尽职、顺从
  • 公共品格:公正、无私、贡献
  • 道德品格:孝敬、操守、正直
  • 思想品格:真理、光明、透明
(3) 品格新教学模式:5E
  • 1) 典范 Example 以身作则
  • 2) 解释 Explanation 对话
  • 3) 劝勉 Exhortation 激发与鼓励
  • 4) 环境 Environment 文艺环境
  • 5) 体验 Experience 参与
一切品格要实例、研读及操作。
谁的责任?学校—老师,家庭—父母
历史学家Henry Adams :老师的影响无穷尽,但母亲远胜过最好的老师。
父母
  •  家庭共同相聚的时间是神圣的
  • 互相认识是心灵的力量
  • 定时完成一件事
  • 家庭崇拜是品格的营养品
我讲了这么多只是要让大家明白一件事,品格非单一,乃是多样化的,也彼此有直接关系,并且也彼此相关及缺一不可的。一旦教导得完整就必定发挥出力量,由个人 => 社会 => 国家 => 全世界。
小结论
品格的素质是彼此团契的。
例如:
  • 六大支柱 缺一不可
  • 5E教导
  • 品格内容
  • 师资与父母的合作是品格主要的导师团队
(二) 基督教的品格
基督教是注重生命的宗教,注重今生与来生。
生命的内容全然决定于他的品格。
A) 加尔文
  • 人失弃了上帝所赐的形象与样式,由耶稣重得着,重生得救的生命是基督徒最主要根基,也是重要的经历,才能重新发出上帝形象与样式的品格。

 

B) Dwight L. Moody慕迪
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会看圣经;九十九个人都在看基督徒。因此基督徒要有经得起看的品格,否则就无法将他人带到上帝的面前(彼前2:12; 3:1-2)。好品格消除对信仰的误解及引人对信仰有好感并感化能力。
品格的影响力不但在个人,也在社会里。基督徒的生活非隐士,主的教导都让我们看到是进入社会及世界中。
你们要去……
你们是世界的光与盐
主也差遣门徒们两个两个出去……
参阅亚伯与该隐的品格(来11:4 vs 约壹3:12)
再看太5:3-10
太5:13-16
小结论
让我们都是盐与光的品格,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与世界
(三) 如何操练品格?
品格非建立乃是操练。主要目标如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保罗提醒提摩太:
1) 要在敬虔上操练(提前4:7-9)
2) 知道自己的身份(西3:12)
加尔文说:整个世界是我们的修道院,因此我们必在四方面操练品格:
  • 个人灵修—主给我们的榜样,在旷野及山上
四方面的操练:
  • 读经默想
  • 祷告敬拜
  • 敬拜守安息日
  • 见证
  • 家庭的生活—这是操练最基本的地点(提前5:8)
  • 教会生活—群体的生活学习谦让、宽容、合作、责任、奉献与相爱
  • 社会责任—上帝给人的职责与身份(创1:26-28)
当然对人,基督徒的责任也就是传福音。
如此,我们也就会各自提升培养与培育。
(四) 培训的课程
  •  幼儿
  • 儿童
  • 少年
  • 青年
  • 成年
结论
林后4:13-18
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至荣耀归与上帝。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