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0~阿摩司书9

阿摩司书(九)—上主对以色列的审判5.2

主日崇拜 10.11.2013/8am & 10am

引言

大家平安!

27/10我们由阿摩司书第6章看不同译本对此章的分段;其次,也由上下文和文体来分享;第三,分析第6章的信息都是负面与消极;第四,再由字眼与片语方面分享;最后,看作者的修辞手法。

今早,我们要分享6:1,但我们要读完6:1-7,为着让我们知道阿摩司先知的对象的全面性。

 

 

(一) 阿摩司先知向谁讲话(6:1-7

1.1    由不同译本分享

a)  和合本与新译本:锡安和撒玛利亚的领袖们说话(6:1)

但由6:2-6应用复数“你们”,因此吕振中译本中,他就指明共有七种的领袖。

  • 锡安(6:1)
  • 撒玛利亚(6:1)
  • 杰出的领袖(6:1)
  • 躺卧在象牙床上的享受者(6:4)
  • 弹奏乐器者(6:5)
  • 大碗喝酒者(6:6)
  • 以灾祸之日推远者(6:3)

b)  由英文NASB和RSV,先知是向三组人宣告:锡安的领袖、撒玛利亚的领袖(6:1)又沉迷于6:4-6的一切人士讲话。

NASB记载6:1c   The distinguished men of the foremost of nations(列国之首的显要)

1.2    不同的学者

a)    G. V. Smith认为先知是向三组人宣告锡安和撒玛利亚的领袖及列国之杰出者或是上流社会人士,这也是指向亚述国的领袖们。

b)    B. K. Smith及Page认为6:1-3是指南北国领袖,而6:4-6针对一些有权威的领导层。

c)     Anderson及Freedman认为先知是向七种人宣告上主的话,因由6:1-7共重复七重祸哉6:1 (2x), 3a, 4a, 4b, 5a, 6是指向七种人说话,也宣告祸栽于他们身上。

小结论

无论是不同的圣经译本或学者的观点,我深信上主特别差派他的仆人阿摩司由犹大到北国来宣布及提醒。上主的心意只应用以色列国为中心与焦点,但其实他的心意不只限于以色列或锡安,也是向其他国家来作宣告与提醒。因为他爱的是全世界,非某一个国家而已,特别是英文圣经应用复数“those”,“nations”,“men”。

 

(二) 有祸的人(6:1

这里有两组的人,一为锡安,二为撒玛利亚。这里我们可能会发问:为什么阿摩司先知原本是全心全意向以色列人宣告的,怎么现在却也转向犹大(锡安)?上主说话是否只限于单一的国家来倾听?非也!其他国家也必定倾耳听,因为这是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的,在此章也记载两次(6:8, 14)。

为什么会宣判祸于这两组领袖,原因何在?仔细分析与观察这两个国家乃是“国为列国之首,人最著名”,“首”及“上等”是这国家的首个特征(6:1及6)。

NLT—you are famous and popular in Israel.

人都是杰出、显要、领袖及特权。在如此顶峰的境界怎么会被审判呢?

 

我们的确有点惊讶!不大明白她能成为“列国之首,人最著名”,必定来头不小,必定曾经一度发奋、坚持、努力及奋斗过,应该是更多、更大的祝福,非祸才对呀!

由经文中我们的分析与锡安和撒玛利亚的百姓心境是一样的。他们是安逸无虑的(luxury in Jerusalem, feel secure in Samaria)by NLT Bible。

请问人在如此的处境中会寻找上主与敬畏及信靠他吗?人在如此的境界中常出现三种情况:

1)  自以为自己个人发出的努力而赚取回来的,个人开始自傲,目中无神也无人了。

2)   一旦有安逸无虑的情况之下,人开始走向属世的生活与途径,人开始注重情欲与肉体的需要多于属灵的。

3)  人也不敬畏与事奉上主,多用时间在个人的身上,安逸无虑导致人离上主,只有苦难叫人亲近与捉紧上主。

摩6:1      四件事而使锡安及撒玛利亚有祸:

  1. 为列国之首(famous)
  2. 人最著名(popular)
  3. 安逸(luxury)
  4. 无虑(secure)

         

回应

我们现今的生活与锡安及撒玛利亚有何分别?马来西亚居住非为列国之首,人最著名,但却是一个安逸无虑的国家,这也自动制造信徒在信仰上不认真与追求。

我们的信心脆弱,信仰只不过是一种潮流,我们经历上主的经验几乎等于零。

因安逸无虑,我们也少亲近上主及追求属灵的事,这些操练似乎是多此一举的。我们都不需这些属灵的操练来支助日常生活的需要,一切由科技主导。

我们的信仰经历是稀少的,没有信仰内容与他人分享,再分析下去,我们的信仰都是建造在沙土上,经不起风与浪的击打就倒塌了。

另一方面,由基督化家庭来分享。第二代基督化家庭的儿女对信仰也非常冷淡,主因也就是安逸无虑的生活。因此,阿摩司先知这句话是如警钟向我们敲的–有祸非福。

 

结论

让我举出四个例子来作为结论。

  1. 亚伯拉罕如不离开本地、本族、父家,他在安逸无虑生活中必定无法经历上主。
  2. 雅各也是离开家到伯特利、哈兰及雅博渡口才经历上主。
  3. 约瑟离开家到埃及才经历神。
  4. 摩西离开埃及才经历神。

安逸无虑生活带来祸非福。

 

预告经文:阿摩司书6:2-7

题目:上主对以色列的审判(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