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教会、宣教平衡发展
主日崇拜 06.04.2014/8am & 10am
引言
大家好!
感谢主赐宣教月于我们,让我们可以实际为主作一些事。有人说布道是同文化事工而宣教是超文化事工。是的,一见人有机会传福音就必定不错过。同样,不要忘记主的吩咐“去”、“万民”的使命,也不要忘了福音的开始由耶路撒冷直到地极的终极。让我们参与在天国、普及的国度与异象中,非只是个人的领域中。
让我们一起来回应彼得后书3:9,并且学习进入主的心肠,有关他如何的来爱人(…He does not want anyone to be destroyed, but wants everyone to repent)NLT。他爱世人(每一个人),这是上主爱的对象与范围,我们的心肠是否也是如此。如果是否的话,我们就无法完成主的使命,也非参与在他的使命中。
再思考另一节经文太24:14,这是主给我们的提醒与挑战,主的第二次来临与福音遍传普天之下有直接关系。如果我祷告:主啊!你快来!为什么还不来?主会回答,不是我不来,乃是你没负起责任将福音传遍天下,万民也没有听到福音,我怎么来呢?
要怎样让福音传遍天下?非以口号即可!必定要有一个周详的计划,这策略非一人能处理,乃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团队开始继续传递与影响,让更多人参与,也强化团队信念。记得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个人做不尽,让团员与你同样看见,激动也热诚起来一起完成,有同样的心志、意念、目标与委身,要有如此的效果,我们要注重三方面—神学、教会、宣教平衡发展。
(一) 宣教
有人很不喜欢宣教,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上主应该自己作的事,他是主导者,他要拯救人,不需要我们的参与。如果他行一件大事,人人都会自动归向他。为什么上主不如此的做,如此,可以节省人力、财力与时间,我们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上主是如此麻烦的神。
也有人喜欢宣教,因为他们也可一石二鸟或三鸟。宣教又可以旅游,又可以夸耀,宣教几乎在不知不觉的当中成为了“装饰品”。在宣教中火热,回到实际的场地,什么也不事奉。
又有人说宣教太花钱了,很不合算,以“生意”心态来看,不实际,用了这么多钱,果效也不过如此。请问英国在马来西亚宣教用了多少年、钱、人及心血?才有我们这些人接长辈们的棒继续传扬。
感谢主!他先爱英国与美国人,也因为他们爱我们中国人,今天我们才有福音向别人来传开。让我们的生命是果树的果子有生命,非装饰品无生命,好看却没有生命也不能吃。
因此,宣教不是口号,乃是生命与行动,不是外表的表现,乃是内在的流露与供应。让我们:
去—这是主的吩咐
到—规定的禾场
向—万民传
(二)教会
如果一间教会只注重自己的教会,她就如一块海绵吸起水分,最多也只能吸引应有的,这是自私自利。过不久她就将变成“巴别塔”,不是自己相杀,也就是被上主用他的方法分散这教会,因为向自己看,不向外看。自然而然就高傲起来,正如创11:4,非传扬上主的名,乃是传扬我们的名。
因此我们常听到我的教会是……。非上主的教会,求主怜悯,赦免我们的过错与骄傲。
一谈教会我们必定要注意:
1)教会的头是上主。因此一切都是他主导,主权一切的事工,必定要明白他的心意,也按他的心意来执行,非人的意思,乃是上主的意思。
2)教会是家的观念。人人有份,人人参与,事奉也必定要忠心与尽责的付出,而非想由家得着什么,乃是我能为我的家付出什么?
3)这家必定也要有家规与异象,因为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并且是光与盐,必定要负起光照与调和的责任。
家规协助我们有秩序又有条理的来办理每一件事,异象带给我们目标、方向与未来的路线(Road Map)。如此可以专一并集中人才、财力来完成,如此也用少时间、财力,却发挥最有效的功能。
4)教会不但是我们属灵的家,教会也是在社会中一盏明亮的灯塔,在黑暗的时代与区域照耀也指引迷失的人走向正确的方向。
5)教会也是一间培训中心,在内与外要负起培训的事工。
对内,基本上有一个完整的配套,教导信众们读经、祷告、敬拜与事奉的功课。对外,基本上也有三种:宣教、布道与社会的关怀。这内外的培育也非短时刻可以完成,不但要有短期培育,同时也要有长期的教导。如此信徒才能健壮起来,也能负担职责,因此我们必须进入第三项分享。
(三)神学
教会不注重神学必定面对两种现象:
- 青黄不接。
- 效果也不佳,无精兵,完全是弱兵。
因此,神学的强调是不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培训的事工是必定要注意的。
一个信徒 => 信徒
一个门徒 => 门徒
一个领袖 => 领袖
一个传道 => 传道
一个牧师 => 牧师
信徒=>门徒=>领袖=>传道=>牧师
由平信徒成为上主的仆人更有力、有效事主,非一日即可,乃是经过严谨的培育,因此教会不能忽略自己的教育事工,也应该紧紧与神学院有密切关系,由学院供应一些师资来培育,信徒的质与量也必定增加。
分析与结论
现今的教会与神学院好像各自为政,只有在经济上的关系,非教育与培训上的配搭。另一方面,再看教会与宣教,有两种现象产生。一为参加宣教的非全部,乃是教会中5-10巴仙,还有90巴仙的人为什么不参与?由宣教的参与,我们就看到信徒的信只是自己得救,而他人的灵魂非他所爱的。这时代的信徒太多好像犹大爱金钱,只是作一个挂名的门徒。这时代,牧者也是如此,多数的牧者已成为雇工,非牧者的心态,他们的事奉只是工作非生命的事奉。
注意,只宣教是不完整的,也要注重教导与神学,三股合成的绳索,不但不会断,反而会成长,提升一切。
预告(下主日)
主题:约拿书之引言
经文:约拿书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