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信徒对祷告的演变

信徒对祷告的演变

13.01.2016 祷告会/8pm

引言

大家好!

祷告是重要的,但上帝的儿女们在祷告此事的操练上也有所演变的。英国神学家Karen Armstrong说:“人类会在不同时代与情况中,当发现某种仪式或崇拜好像失弃其效能,就造就自己的‘神’,也以自己的崇拜方式来举行。”

(一) 祷告的演变

祷告的仪式在年日的冲击之下也不断的改进与更新,是否直接或间接向上主交谈?这也是这些年日信徒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否祷告应安排一些的程序liturgy(order of worship)。

在1960年代因许多学者宣告“上帝死”的信息,整个世界的根基就以世俗为根基,一切属灵的事都被动摇了。在信仰与仪式方面也同样受到打击。个人主义强于任何宗教教义,许多人也开始寻求另外的属灵异意义的方式来代替之。例如:yoga,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and self enlightenment。由这一些的自我启示及亮光,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属灵方式的新仪式(own personal brand spirituality)。

今日在美国

  • 59%认为自己为敬虔与属灵的人
  • 23%看属灵为宗教的羞耻
  • 91%认为祷告为属灵的活动
  • 81%视参与崇拜为属灵

(二) 祷告内与外的影响

祷告的操练包括默想、心思、意念与灵的层面一同与上主接触。藉着言语、静默与恳求,其中有喜、怒、哀与乐的事件向上主阐明。但许多时候因在个人、环境与心志方面也无法一一地表达得一清二楚,导致祷文有缺乏诚恳与真诚及完全投靠的心。

(三) 祷告的意义

人直接向上主讲话,有恳求、代求、直求,有大声、默想,以诗歌、赞美、感恩及祈求。在室内或在外,公众、群体或私祷。

另一方面,也倾听上主向祈求者说话。Henri Nouwen说:“祷告是人倾听上主讲话,人常不喜爱倾听,因此,祷告乃是将拒绝倾听的心挪掉,而会以顺服的灵来领受上主的恩言。由思想进入心灵中,让我们更认识上主的心意,也藉此认识自己当如何让上主用。”

因此,祷告是双线的交通,讲与听,如此我们与上主的关系是更加亲密与成长的。

人来到主的面前,非以惧怕的心理,乃是要学习诗人所写的诗139:7-10来回应。

  • 非躲避
  • 非逃离

乃是知道无论在任何地方、处境与情况,上主的手必引导我,也必扶持我。因此,我们是以积极的心态、心志与信心的生活、生存与前进,并且也勇于向他祈求。

结论

人在事、物与处境及环境中对祷告会有不同的演变。祈祷也受到内外的直接影响,但无论如何地演变及影响,祷告的双线—听与讲是底线,是永不改变的。在祈祷中,让我们好好讲,也静心地听上主的回应。

讨论问题

  1. 你怎样更新你的祷告生活?
  2. Henri Nouwen的祈祷分享特别提到倾听。你有何回应?
  3. 诗139:7-10如何向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