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8~玛拉基书4

玛拉基书(四)

主日崇拜 08.05.2016/8am

经文:玛3:7-4:3

引言

大家好!我们已分享了百姓与上主的辩论中的四轮,由玛3:7-4:3带给我们最后的两轮的对话,其中有四件事,人与神辩论。

(一) 偏离上主的典章(玛3:7)

以色列百姓不遵守与偏离上主的典章,非一时的事,乃是由列祖的日子以来就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说,因为上一代没有好榜样,也导致下一代有样学样。

上主的典章也就是上主的教导与吩咐,主要乃是要引导百姓们在生活上如何过一个正直、丰盛及有意义的生活。但百姓总是感觉到上主用典章与律例来管理与控制他们,生活中非自由而被捆绑。

先知很直接对百姓说要他们转向上主,他也就转向你们。这要求或提醒是很清楚的,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不对必须回转归向他。偏离上主的典章就从错中改正过来,几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行动。但百姓却不然,他们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NLT的翻译:“How can we return when we have never gone away?”一目了然,也道出原因,人为何不回转归回到上主那儿?主因乃是人自以为他们没有偏离上主,相反乃是上主自己讲的,人不承认自己的不对。

上主的回应也是很直接,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主动者必须是百姓非上主,这是他的要求,并且也是唯一的途径。

我们当如何来回应呢?

21世纪的我们与以色列百姓的心态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对主的典章及遵守是不认真的。我们也有如此的想法,我在哪里有偏离上主呢?上主的标准在哪里?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偏行己路,我们还以为是多么光荣与绝对的。

(二) 在供物上(玛3:8-12)

世上的一切我们是拥有者还是受托者,这职份我们必定要分很清楚,由一切所发生的事上,在玛拉基书时代,人的观念都是以为自己是拥有者。因此,我们就会舍不得而发生了夺取上帝的供物。上主乃是将一切受托于我们,让我们来管理,而在应该交回给上主的,我们就自动的交出来,是喜乐的,也是甘心的。

在另一方面,因为是受托者,我们没有按上主的吩咐交出已经是不对了。人的态度是不交,这行动就是夺取,因为这些东西非属于你。现在你又不交出来,这是非常不负责任及无理的。我深信现在我们会开始明白了,你有什么回应?

在此事上,上主特别分享他的两种心意。第一,他要人也是受托者,都会将十分之一的东西献给他,这是他的准绳与心意。但在分析与观察中的结果使他很悲伤,因为通国的人都夺取他的供物(玛3:9a)。

结果:百姓所领受的乃是咒诅,这非上主的心意。

其次,上主就直接的鼓励百姓们,如果他们将当纳的十分之一的供物献上,必有几件想不到的事发生(玛3:10-12):

  • 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于他们,乃是无处可容的。
  • 斥责蝗虫,不容它毁坏土产。
  • 葡萄的果子未熟不掉果子。
  • 万国必称以色列国为有福的。
  • 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在此我们必须思考两件事:

  1. 上主的要求与心意献上1/10的供物,我们有否照办,还是我们不理?
  2.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的平凡与贫穷呢?主因乃是为什么?上主的应许既然是如此的丰盛,为何我们还是在经历贫非富有的生活?

(三) 百姓对上主讲话的态度(玛3:13-15)

百姓顶撞上主:

  • 事奉主是徒然的
  • 遵守上帝所吩咐的有什么益处呢?

另一方面,那些恶人,狂傲反而有福,并得建立,他们也试探上主,但却得脱离灾难。为什么?

这些事发生在眼前,我们怎样得平衡与健康的信仰呢?唯一就是寻问上主。难道这就顶撞吗?

现今,我们对比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也会与百姓的心态之回应一样,因非信徒的生活及所拥有的都远超过我们,同样,我们也会说事奉与遵守上主的话有何益处呢?

(四) 由玛3:16-4:3上主非常的积极提醒百姓五件事

  • 上主必侧耳而听。
  • 用纪念册记录那敬畏与思念他名的人。
  • 所定的日子:
    ⇒ 必属我
    ⇒ 特特归我
    ⇒ 必怜恤他们,如同服侍自己的儿子
    ⇒ 必归回,善人与恶人分开及侍奉与不侍奉的人分开
  • 那日临近—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必被火烧尽,一无存留。
  • 所定的日子—践踏恶人,如灰尘在你们脚掌之下。

结论

百姓们必定不能忘记两个人的教导。

  • 一为摩西—注重上主的律例典章。
  • 二为以利亚—他的教导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全地才能不受到咒诅而蒙福。

 

预告(青年主日15/5/2016)

主题:灵火燃烧 复兴我灵

经文:

  • 8am     书8:12-14            士16:28-30    王上18:30-40
  • 10am  徒2:1-4, 37-47   徒3:1-12          徒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