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晚上
Thursday Night
经文:约翰福音John 13:1-17
(A) 星期四晚主耶稣所做的事与遭遇
- 为门徒洗脚(约13:5-20)
- 和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太26:17-29;可14:12-25;路22:7-30;约13:1-30)
- 设立圣餐(太26:26-29;可14:22-25;路22:17-20)
- 主颁布新命令(约13:31-35)
- 指出犹大出卖自己(可14:18-21)
- 预言彼得不认主(太26:30-35;可14:26-31;路22:31-38;约13:36-38)
- 耶稣的离别训词(约14:1至16:33)
-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26:36-46;可14:32-42;路22:39-46;约18:1)
- 耶稣被卖与被拿(太26:47-56;可14:43-52;路22:47-53;约18:2-12)
- 在该亚法处受审(太26:57-68;可14:53-65;路22:54-65;约18:24)
- 彼得否认主(太26:69-75;可14:66-72;路22:54-62;约18:15-18, 25-27)
- 被解往彼拉多处(太27:1-2;可15:1;路23:1;约18:28)
(B) “耶稣为门徒洗脚”
1. 约翰特别记录这独特的事-“耶稣为门徒洗脚
四福音都有记述耶稣与门徒一起过逾越节。而唯有约翰独特记载“耶稣为门徒洗脚” ,可见约翰的重点不在于晚餐,而在于 “洗脚”。
那么,约翰记录“耶稣为门徒洗脚”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而这件事,耶稣亦清楚地呼吁门徒要彼此照行。我们是否要照样彼此洗脚呢?我们要效法什么?学什么?活出什么呢?
2. 洗脚”在他们文化里,是自然的事。
尘土飞扬,脚沾染灰尘,自然就要洗。而他们其一待客之道是为客人在餐前洗脚。而这洗脚的责任,只由地位低微的人替位分高的人作,一般是由仆人来作。
13:4-5 耶稣“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这表示耶稣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奴仆的样式。这是何等的谦卑,何等的虚己。
3. 主留下谦卑的好榜样
如经上说“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腓立比书2:6-8)。又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5)。主借洗脚亲自为我们留下榜样,并训勉门徒。今日我们当效法主,存谦卑的心,甘心乐意地彼此服事,发挥各人的恩赐,使整体教会不断发展。
4. 耶稣为什么洗门徒的脚?
祂就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并爱他们到底(十三3)
“到底”的爱:完完全全的意思,这里包括二个特点:第一是从长度而言,指从开始到末了都爱;第二是从深度而言,即最深的意思。从约翰福音十三章开始,“爱”一共出现31次,单是十三章已出现6次了(而一至十二章只出现了6次),耶稣要在洗脚的行动中--祂临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流露祂“到底”的爱。
5. 接受洗脚到彼此洗脚
如果你的脚给耶稣洗容易吗?那么洗耶稣的脚又容易吗?
信徒彼此洗脚呢?是困难的事吗?
有谁的脚是你我不愿意洗的呢?请记住,耶稣也洗犹大的脚。
耶稣的爱不单流露了祂的谦卑,更让我们看见了“爱仇敌”的生命,这也是祂曾教导门徒的(太五43-48、路六27-36)。
我们应该像耶稣一样谦卑的服侍他人。
主就问说 “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
主立即教导他们说 “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作的去作”。
而且应许说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可见主重视这件事,命令门徒和每一代的基督徒,要照他所作的去作,就必蒙福。
我是你们的主/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C) 结论
约13:17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Now that you know these things, you will be blessed if you do them.
“知”、“行”、“福”:三字词是相关连。
要得“福”就要“行”,
要“行”就要“知”。
“知”了就要“行”,若我们“行”,就定有“福”。
请问今天,我们是否要洗弟兄姊妹的脚呢?
耶稣在最后晚餐上做的事和说的话,都在教训我们今天如何做好门徒。他也给了我们这彼此相爱的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