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0~国度与王权Kingdom and Kingship

国度与王权 Kingdom and Kingship

撒母耳记上1 Samuel 8:4-20

 徐智淳传道

国度期第三主日,从撒母耳记上8:4-20一同来思考基督徒的国度观。

我们必须明白:

  1. “天国和我们现在在地上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 “这两个国度是谁在掌权?”

叙事的背景是撒母耳年老了,就立他的儿子们成为以色列的士师;但他们不行上主之道;反而“贪图财利”、“收取贿赂”、“屈枉正直”。所以以色列的长老们聚集在拉玛,然后向撒母耳投诉;最后,他们要求:“请你为我们立一位王,向列国一样!”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立王的要求,就祷告求问上主的心意。上主对他说:“你只管听从百姓向你所说的一切话,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而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不过你要严厉警告他们,告诉他们将来王会用什么方式管辖他们。”

历史背景:从亚伯拉罕到以撒到雅各(以色列)到约瑟,以色列整个民族都是以族长的方式在治理。在摩西带领所有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上主设立他成为第一位士师,就是按照上主的旨意来带领整个庞大的族群的人。摩西死后,约书亚成为第二位士师,然后我们看见士师记上主兴起的那几位伟大的士师,带领以色列征战迦南地,获得应许之地。一直到撒母耳,士师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以色列人其实也看见其实这一切都是上主在动工,那为何现在他们要“立王”;而不再想要“士师”呢?为何以色列人厌弃上主呢?

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权的问题。

以色列人对“上主同在”的迷信?透过见识约柜的神迹认知:“上主在约柜中”。迷信:只要上主有在,战争一定就可以顺利打败敌人!(参撒上4)但结果却是:约柜“失灵”了,所以以色列再次大败,连约柜也被非利士人虏去了。但被掳后的约柜却战胜大衮神及让非利士境内遭灾:上主仍与约柜同在。所以他们就会怀疑上主到底还是不是帮助他们。

厌弃上主原因1:有看见上主同在却依然失败,所以他们怀疑上主。

从摩西开始,所有的士师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行动的,而且有一个共同点:“被动”。我们看关于士师们的记载时就会发现他们在进入应许之地后,大都是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占领更多土地的。而周围的国家,在各自的王的带领之下反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地(包括攻占以色列的领土)。

厌弃上主原因2:只能按上主心意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扩张自己的领土(利益问题)

“天国和我们现在在地上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答:今天的基督徒大多习惯安逸;一旦上主允许困难的境况/失败发生在我们身上时,特别是在自己遭遇失败后还亲眼看见上主依然在动工/彰显他的能力(但没有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肯定会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慢慢转离上主,到最后也厌弃上主,要另外“立王”。

基督徒也会比较:上主在我生命中掌权,我就只能按着上主的心意来生活,感觉处处都会受限制。相较之下我会比那些非基督徒更吃亏/获得更少利益。当然在我们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就会抓紧机会来立王(让自己掌权)。

以色列人当时的心态与处境和今天我们的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这两个国度是谁在掌权?”答:从整本旧约圣经中可清楚看见这位创造天地及所有生命的上主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掌权者!人可以厌弃上主,立王。但上主依然能够用人无法想象的方式来向所有人彰显他的主权!

事实:无论在地上的国度谁掌权,掌王权的其实只有一位,就是那位创造天地,真正在天国掌王权的上主!

提醒:挫折和利益都会让人决定离开上主,我们恳求上主保守我们的心,坚定我们对这位真正掌王权的上主之信心,对他不离不弃,单单信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