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枝主日“解开为主用”

《麦子》77期/报导:邓文凯,28/3/2021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主耶稣在进入圣城——耶路撒冷前,祂要求门徒们替祂牵来一匹驴驹的事迹。随着主日序乐的演奏,我们正式步入圣周(即主耶稣受难前的一周)。当崇拜主席诵读 彼得前书2:22-25,再一次提醒会众重新省思主耶稣受难的意义。祂圣洁无瑕疵,却亲自担当世人的罪,让罪人得医治,也让迷路的羊重归牧人的监督。

2021年3月28日是八达灵新市堂的棕枝主日。本堂邀请来自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的黄迪华会督为讲员。黄会督采用 马可福音11:1-11 撒加利亚书9:9-10 为证道经文。黄会督先呼吁信徒们献上自己,投入侍奉岗位,为主所用。圣经里记载群众用棕树枝来迎接主耶稣进城,口中呼唤“和撒那”(意即“救我”)。黄会督指出当时的犹太人在罗马政权底下,生活艰苦,他们内心期望主耶稣能推翻罗马帝国的统治,因此他们是带着个人动机来迎接主耶稣入城。

黄会督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困境和不公平的事件,比如标准作业程序的双重标准、贪污、宗教字眼的争议等等。他鼓励会众当以“仰望主耶稣”来回应。他告诉会众,教会年历是“门训工具”,帮助会众反思主耶稣的生平事迹,并将我们的目光转向主耶稣。

此外,黄会督也指出人是脆弱和破碎的受造物,正如当时的犹太会众几天前欢喜迎接主耶稣的到来,数日后就将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借着棕枝主日,黄会督让我们重新思考,耶稣基督是谁?祂是阿拉丁神灯,擦一擦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是否当我们有需要,才记得祂的存在呢?还是祂是我们的君王,生命的良伴?若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君王,那我们该问一问自己:是否愿意献上自己,为主所用?

在结束前,黄会督也分享了他亲临登嘉楼教会的所见所闻。当地教会因建堂发动筹款,他被一对母女忠心、积极爱主的心态所感动,他盼望透过这个分享,能感动本堂的弟兄姐妹,愿意帮助东海岸教会或有需要的信徒。

奉献自己,为主所用,是每个基督徒一生要学习的功课。当你读着这篇文章,盼望你也愿意踏出这一步,回应诗歌《我愿做个驴驹,主》,让这颗种子在你我心里发芽并茁壮成长。

主编的话

《麦子》77期/文:汤镇遥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各国政治内斗,加剧社会分裂。种族矛盾、民粹主义崛起,国际秩序频繁失序。

在这疫乱交织的时代,基督徒也可能在政治上开始分裂。我们忽视世俗文化、后现代思维对教会的冲击,甚至也在信仰的言论思想上,不知不觉沾染到民粹作风。

从美国种族骚乱到总统选举漫长过程的社会分裂局面,基督徒也在不经意中任由政治分裂教会。我们忘了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经常把社会、文化、国家身份与福音信仰混为一谈。连社交媒体也一直在助长这种对立局面,我们如何帮助那些每日使用网路科技的年轻一代,在生活中建立他们?

二战后,西方教会渐渐失去坚守圣经真理的勇气,任由别人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号在各个领域践踏圣经价值观。一场疫情来袭,多股思潮涌动,社会乱象愈演愈烈。教会一方面疲于商议如何进行安全的实体聚会,另一方面也当正面迎接这场社会乱象所带来的挑战。

为突破这变化多端的时代处境,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回归圣经,在真理的亮光中面对社会秩序紊乱,坚持以真道来影响、改变世界的思潮和文化。

耶稣离世之前给门徒新的命令——要彼此相爱(约13:34)。今日许多教会因失去起初的爱心,酿成纷争分裂,让人对教会大失所望。

求主叫我们重拾起初的爱心,持守真道,同心合意建造合乎神心意的教会,积极兴旺福音

同心合意的爱

麦子77期  /  文:徐智淳传道

“凡宣认耶稣是上帝儿子的,上帝就住在他里面,而他也住在上帝里面。”(约翰壹书4:15)

教会今年的主题非常清楚: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 同心合意的分享对我们而言,同心合意究竟是怎么回事?来自不同的成长背景、信仰体验和社会经历,基督徒如何能够做到同心合意呢?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议论却无结论之事。本文要透过《约翰壹书》来看信徒可以做到同心合意的本质——上帝是爱。约翰在他所写的福音书中,记录了耶稣曾吩咐祂的门徒们要彼此相爱,让别人一看就能认出他们是祂的门徒(约13:34-35),这是耶稣基督最后的命令,更是律法总纲/大诫命中“要爱神和爱人”的实际表现。

约翰在稍后著作的书信中(约壹4:7-21)详细地解释了信主之人彼此相爱的缘由和结果。仔细看经文,不难发现他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上帝是爱。这个概念非常奥妙,因着上帝是爱,祂是所有爱的行动的源头。爱是从上帝而来,并且认识上帝(7节),因上帝差祂独一的儿子来到这世界,并透过祂(耶稣基督)把生命赐给我们(9节)。罪让我们与上帝隔绝,不认识上帝,所以人原本是没有爱的(8节)。但上帝却亲自示范了什么是爱,祂差派主耶稣基督,为要救我们脱离罪恶而成了赎罪祭(10节),让原本对爱没有概念的罪人有机会接触爱并进一步认识何谓爱。因此我们这些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是透过基督的救赎领受了上帝的爱,不是我们能爱上帝,而是上帝爱我们(10节)。上帝主动的爱,让我们被动有了回应(爱祂及爱人)的可能(11节)。然而,约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上帝无形无相),但上帝的形象却能够从属上帝的人并爱他人的行动中反映出来(12节)

约翰也非常清楚地阐明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透过主上帝(爱)赐给我们的主圣灵(爱),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住在主基督(爱)里的,主基督也住在我们里面(13节),参阅上图可获得更清晰的概念:整个大方格是主、天父、上帝,较大的椭圆形是主耶稣基督,中型的椭圆形是基督徒,最小的椭圆形是圣灵。按照约翰的叙述,“爱”成了上帝三个位格的唯一本质,这就是三位一体的概念。简而言之,只要有爱,我们就是住在三位一体的上帝里。爱的执行者——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位让我们“看得见”的上帝,所以我们需要为祂作见证(14节)。唯有接受并宣认耶稣为主基督的人,才能住在神的爱里(15节)。唯有亲身经历救恩的我们,才知道且深信上帝是爱我们的(16节)

信靠主基督就是住在神的爱里,住在爱里的结果是:爱在我们里面就得以完全(17节),在爱里的人对上帝的审判将坦然无惧(17-18节)。面对审判,我们通常都抱着惧怕的心态,但约翰指出只要有完全的爱,将毫无畏惧地面对审判和惩罚。究竟如何才能在爱里显完全呢?那就是要在看得见的人身上实践出那看不见的爱!若口口声声说爱上帝,却恨自己的弟兄,这是假的爱。真正爱上帝的人,表里如一,就是服从上帝所颁布的命令——爱上帝也爱人!

从本段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上帝是爱,若我们要留在爱里面,我们就必须成为爱,相同本质的爱才能水乳交融地成为一体,最大的体现在于彼此相爱中。若要做到彼此相爱,必须先有明确的对象,我们可以把对象划分为两大类:

  1. 认识上帝且也在上帝的爱里的人(基督徒,弟兄姐妹):彼此(互动)的爱,这是很自然的显露出来的,我们不做互相伤害的事(要说实话、彼此恩慈相待、饶恕),都是发自内心,在爱的社体中自然发生的事。执行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体都被爱充满,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满,别人也能从我们的爱的行动中得以看见上帝!
  2. 还未认识上帝,还未在上帝的爱里的人(未信主的人):人都是上帝所造,都有上帝的形象。我们知道上帝的心意是要人人得救,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够来认识祂并接受祂的爱,那他们如何才能看见?除了基督徒的彼此相爱,让他们直接感受被爱是更有效的方式。虽然约翰说不认识上帝的人就没有爱(8节),但因着人受造有上帝的形象,便自然有爱的影响(父母之爱、爱情等)。一旦他们能够因着我们的爱和见证来认识上帝真正的爱时,就会自然融入这真爱的社体,成为属上帝的人。

当我们说要同心合意时,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都被同一份爱连结成为一体,再将这份一体的爱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主内弟兄姐妹或是未信主的人,我们需要一视同仁。盼望在我们当中,没有人因为要带领人信主,而在过程中对未信主的人特别热情;在他们信主后,对他们不再热情,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们必须反思:这样的反差待遇能彰显基督的爱吗?也有一些基督徒,他们的生活圈里只有基督徒,从不正眼看非基督徒,也不把他们当朋友。他们也敷衍对待主内弟兄姐妹,以自我中心来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人看见上帝的爱吗?

与之相对的事实是:我们知道这世上有许多不可爱的人(特别是基督徒),要爱他们是非常挑战的事!使徒约翰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一再强调要大家在基督里以同样爱的本质行动,更是需要住在上帝的爱里面,从爱的本体得着能力去实践。盼望每一位弟兄姐妹都能同心合意,以实际行动去爱所有人!

同心合意

麦子77期  /  文:黄华祥

同心合意有“伙伴”的意思,也可称为“团契”或“相交”。不求自己的益处,而是以神的国为焦点,这就是在基督福音事工上人人有份,全体总动员参与其中。盼望八达灵新市堂弟兄姐妹同心回应本堂5年(2021-2025年)的主题——“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使徒行传》记载早期信徒们的敬拜是每天的例常活动,他们每天在殿里同心合意的聚集。这里可能只是指他们以圣殿的外院,作为聚集的地方,天天同心敬拜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腓1:5)“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6-47)当时,许多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物公用,没有一人不分享自己的所有。

如何才能同心合意呢?第一:我们要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如果不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各人心怀不一,各怀鬼胎,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同心呢?因此我们要以基督的心为心,方能摸着耶稣基督的心,体会主的心,并寻求祂的旨意,这样才能同心合意地看见主怎样引领我们。如果弟兄姐妹在事奉上意见不合/龃龉不合, 我们应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坦诚相待而非面谀背毁。

第二:我们应在事奉中荣耀神的名,定睛注目予神。我们内心是要服事神,但有时会不知不觉就荣耀自己,目空一切,高傲自大。当我们荣耀自己时,主的圣名与圣工同受亏损。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只能竭力劝说和提醒,并恒切在神面前祷告,求神保守。正如使徒行传1章14节记载:“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因此,我们深知同心合意的事奉是何等重要!因着我们各人对真理的认识和领受不完全,做事的方法各有不同,难免有分歧,各执己见。无论是家庭、教会、同工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都会有分歧,两歧遂分,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事。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到巴拿巴和保罗在服事上也出现分歧(参阅徒15:39),更何况是我们呢?若我们在服事上出现分歧,应彼此坦诚分享,我们可以争论但不能纷争和动干戈。若彼此分享意见后仍难以达致合一,可以分离,但这不表示分裂。像保罗和巴拿巴是因为马可而分离,将一个布道队变成两队,神分别使用他们出去服事。在他们分道扬镳后,保罗仍然尊重巴拿巴。虽然意见分歧,我们在灵里仍然同心合意,一起分饼。

因此,为了复兴教会,弟兄姊妹要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让福音广传。当教会复兴后,弟兄姊妹仍然要同心合意在神的家中掰饼聚会,继续祷告。(徒2:42-47)耶路撒冷教会能够兴旺起来,是因为他们从起初开始不间断,毫无松懈地同心合意地祷告。他们在使徒讲道时,同心听道;事奉时,同心行道;受迫害时,他们同心守道;面向众人时,他们同心传道。但愿现今的教会也可学像耶路撒冷教会——团结教会,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是任务还是礼物?

《麦子》77期/文:海欣

不知不觉,我服事难民已经一年多了。性格外向的我喜欢往外跑, 探访难民家庭,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宣教士。疫情限制了我的服事,上帝却给了我一份很重要的任务——管理难民宿舍。

一月点滴:
因为疫情,我们家(难民宿舍)多了很多孩子,也多了一个好姐妹帮助我“带孩子”。这个家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我来说是即期待又具挑战。 圣诞期间,孩子们一起学习用乌克丽丽弹唱圣诞诗歌。圣诞节当晚,我们邀请了一些老师以及我在线上教导的难民孩子来我们的家。孩子们呈献圣诞诗歌,也表演耶稣诞生的戏剧。 我们看了一个关于爸爸为了救一辆火车的罪人却牺牲自己儿子的短片。我用这个短片分享了耶稣对我们世人的爱,也分享了圣诞的意义。

祷告事项:
为着这些线上学英文的罗兴亚难民学生祷告。希望他们透过圣经故事可以更加认识耶稣,并接受耶稣成为他们的救主。

二月点滴:
新年期间,我们布置了我们的家,让我们家有新年气氛。为了感恩在疫情期间教导她们的老师,孩子们录了一首新年歌《爱你哞哞哒》的视频,发给了老师们。我们也一起制作了牛牛红包。看到孩子们愿意参与并享受在不同的文化及语言中,我的内心即开心也感恩。 每个周五晚上是我们的感恩夜,我们会聚在一起唱歌,分享感恩事项,一起握手开声祷告,写信给上帝以及给要感恩的人。“爱的角落”让我们更了解彼此,也学习如何表达爱,学习宽恕及道歉。 我们家的孩子们是来自不同的国家——苏丹、缅甸、印度、罗兴亚、伊朗及索马里。我们都会轮流煮每天的午、晚餐。虽然大家都有不同的信仰,但我们尊重彼此,会邀请大家轮流做饭前祷告。

祷告事项:
– 为还没信主的孩子和妈妈们能够认识主并接受主耶稣祷告。
– 愿主赐平安给这个家,祷告每个来到这个家的难民都能够彼此相爱,建造一个不同文化但合一的家庭。
– 祷告神预备更多愿意服事难民的姐妹来到当中。孩子们都经历过很多伤痛,我们需要专业的辅导员来聆听以及帮助她们走出伤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的礼物,因为她们都是特别的。

守岁崇拜

《麦子》77期/报导:刘美君,31/12/2020

因着疫情的缘故,2020年的守岁崇拜以跟往年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众弟兄姐妹齐聚在荧幕前,一起数算上帝的恩典来迎接2021年。林少杰弟兄分享在疫情期间社会关怀的服侍,诸如”COVID-19疫情关怀金”、”紧急关怀金”、”紧急发送粮食”,”一根菜一份爱”等。少杰弟兄也分享透过这疫情,我们会发现其实身边有许多人是我们可以给予帮助的。当我们忙碌时,我们会忽视上帝放在我们身边或生活圈子里需要帮助的人。求神帮助我们,好叫我们学习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我们不问为什么,只问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林秀瑜姐妹也分享她在一家缅甸难民儿童教育中心的事奉。林丽琪姐妹也分享她在参与“紧急粮食发送”事工期间在心态上的转变。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只要弟兄姐妹有心且用心,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下)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没有停止,我们要继续学习主耶稣基督无条件的爱,将信仰生活化,通过参与事工来了解自己属灵生命的光景。

随后,弟兄姐妹也一起观赏短片来回顾2020年教会所经历的种种事故及所进行的事工。林崇恩牧师以诗篇121:1 至8 节来分享信息——“耶和华是我们的保护者”。神每时每刻都在保护我们,我们且放心地将一切交给祂。因着神全面的保护,我们也不害怕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愿意仰望神,将主权交给祂就可得到耶和华的帮助。

求神帮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热忱地响应并参与教会在社区中进行的各项事工,且乐意被主更新心灵。

同心合意

《麦子》77期/文:林崇恩牧师

“同心合意”是教会成长和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这只能发生在“团队”的群体中。从主耶稣呼召门徒,花时间与门徒相处及教导训练门徒等等的层面上,明显地显示耶稣把门徒建立成一个团队——事奉的团队。不但如此,保罗也常鼓励及劝勉信徒要同心建立主的教会,各按各职地一起成为团队事奉上帝。由此可见,团队的事奉显然是新约圣经中的标准事奉模式。

从保罗书信中的教导让我们晓得,他以“身体”的架构来解释基督徒在主里委身的事奉。团队的事奉不简单,因为当中牵涉了许多不同背景、思想和程度的人,这其中难免会遇到和自己不合的人。其实,保罗以“身体”的架构解释委身的事奉带出委身是不能因与人不合、不喜欢或讨厌别人而拒绝与他人一起事奉,反而是因着作为基督的肢体,我们不但需要与我们意见不同或不喜欢的人一起事奉,而且还要同心合意成为一体,彼此配搭地事奉。保罗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位,正如你们蒙召,是为同有一个指望而蒙召,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万人之父,超越万有之上,贯通万有,在万有之中。”(以弗所书4:4-6)其实,因着基督徒之间有同一个指望,这已足够成为我们与人(包括与不喜欢的人)一起同心合意地事奉。

我们常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正如传道书4:9记载: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他们劳碌同得美好的报偿。为何两个人比一个人好呢?第一: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倘若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传道书4:10);第二: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传道书4:11);第三:若遭遇攻击,孤身难挡,二人就能抵挡他。(传道书4:12a);第四:三股合成的绳子不易折断。(传道书4:12b)传道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朋友、同路人、同伴和团队。

“同心合意,兴旺福音”是本堂五年(2021-2025年)的主题。盼望藉此主题提醒及帮助我们以“同心合意”的态度,一起各按各职地建立一个事奉的团队,兴旺福音,复兴主的教会。虽然这团队拥有不同背景、思想和程度的人,但只要我们愿意深切渴慕上帝,以上帝为中心,彼此相顾,不论断人等,相信我们能成为一个属上帝喜悦和健康的团队,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In Times of Adversity

《麦子》77期/文:Michelle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a national camp that I had signed up for, I felt a stinging pain in my abdomen. I thought I could endure it despite the three day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however, hours before the camp, a headache and the stinging pain left me no other choice but to check myself into the hospital.

Propping myself up on the patient bed after taking my medication, the fear of my possible diagnosis started settling in. If it was appendicitis, a surgery might be necessary, but what if it turns out to be a malignant tumour? The prospect of the latter should have horrified me, but I knew that whatever the outcome was, the Lord will forever be with me and my praise to Him should never cease. This revelation, feeling, peace, or perhaps a mere thought has comforted me tremendously.

Having missed the camp and an event that caused me to lose the award I was working on tirelessly left a void in me. Not only were all the time and care taken towards preparing the reports futile, but I was also the only one amongst my friends who did not receive her award. Feeling left out and unsatisfied, I ranted to God and said: if only I had not fallen ill!

Yet, I realised that I had gained some things that others had not. Through my experience, I was able to finally understand why nurses are called “白衣天使” and I was able to peek at the nurses’ and doctors’ life of whom, after my experience in the hospital, had caused me to harbour a deep respect for. I have also experienced the love and care of those people around me that I had failed to realise previously and the list still goes on…

Would I have traded any of these for the award? Conflicted as I am to believe that being ill was a part of God’s will, my answer, till this day, has never settled well. For someone who used to fear death, God may have wanted to help me overcome my fear of it through this experience. Or could He have wanted to remind me that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things will forever be futile (Matthew 6:19-20)? Perhaps, He wanted me to stop asking “why?” and focus more on the present.

Reflection upon reflection, questions upon questions, and grace upon grace.

There are many lessons to learn, reminders to be reminded of and things to be grateful for in times of adversity. The situation now may not be in our favour, but only the Author knows how to write the plot in the best way possible!

May this be a reminder for all of us to find peace in God, to thank Him, and to trust in Him in all the rain and sunshine we encounter.

不一样的新年

麦子77期  /  文:莱姐

因着疫情日益严峻,许多人不能与家人相聚,唯有开始在疫情中求变。今年的农历新年有别于往年,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我家中的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区,有远至新山及新加坡等地,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家唯有就地过年。

政府宣布农历新年要严守“标准作业程序”(SOP)。除夕、初一和初九,除了不可跨州跨县,聚会人数也限制在15人以下。因此我灵机一动,提议线上拜年,以Google Messenger方式和远方的母亲及兄弟姐妹相聚。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线上拜年。感谢神,我家有个精通电脑科技的人才,由他负责开启线上网路,我们全家在年初二晚举行线上团拜。当晚的聚会中,身为主持人,我负责策划节目程序。首先,我恭贺母亲新年好,祝她安康体健,吉祥如意。接着我就陆续与兄嫂、姐姐一家、兄弟姐妹、外甥、侄儿侄女们拜年,远距离献上最真诚的祝福与问候。

我在线上主持大局,有秩序地安排家庭中最大到最小的成员陆续献上新春贺语,一片喜气洋洋。轮到家中最小的成员,即三岁的小侄女时,她开口说:“太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那90多岁的母亲听了乐开怀,在荧幕上见到儿孙平安和谐的一面,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今年,我的家人都以健康、平安为开场白,他们都没说“恭喜发财”,这让我感到意外。我一直感谢上帝爱我的家人,让他们心存感恩,开声赞美,享受平安与喜乐。

当晚参与线上拜年的家庭成员超过15人,我们在线上也聊了超过一小时,度过了一个既愉快又温馨的年初二夜晚。

疫情中的反思与盼望

《麦子》77期/文:刘成杰

相隔八个月,
再次重回圣殿崇拜。

原来一场疫情下来,
数不清的是回不去的从前。

世人引颈长盼一旦疫苗问世,
可望药到病除,重新吃香喝辣!

现实是,
从疫苗问世到人人免疫,
还有很长一段路。
全球疫情也难以断崖式归零。

在宣告疫情结束之前,
健康、工作、友情、亲情、家庭、经济、生命、信仰,
各方面持续在疫情所带来的压力下,
又是如何?

过去把安全感寄托在“那里” – 那个人?那个物?那个价值观?那所相信的?
是否真的无坚不摧?
还是一场疫情下来早已灰飞烟灭,剩下虚空?

接下来的路上,特别是天路历程,
到底什么可以落下?什么应该提上?
是该厌世不理,茫茫度日;
还是理理思绪,校对接下来的人生方向?

如果一场疫情,能够让一个人看清一些些未来的方向。
或许会发现,原来还是有盼望。
原来盼望不在于万变的世界里,而是在于恆古不变的神。

《麦子》78期征稿

78期主题:同心合意的分享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基督已返回天上,坐在父上帝的右边。现今,神要透过信徒向世人彰显祂自己,因为使徒约翰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壹书4:12)

这是叫人何等惊叹的事,我们竟成了神的使者,去满足世人要见神的渴望!当我们彼此相爱时,神的爱也在我们里面得到完全了。神的祝福不会只停留在我们身上,而是要透过我们分享出去。

我们是否在主里合而为一、彼此相爱,在世人面前彰显神的爱呢?

截稿日期:10/6/2021
稿件请寄至:maizi@pjstate.org

路上的光

《麦子》77期/文:杨庆盈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样大小事。生活伴随着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遇到不如意的事有可能会沮丧、失落和伤感。有些事能够当下解决,有些事却令人不知所措,甚至陷入困境。当生活不如意或遇到瓶颈时,彷徨、混乱与迷茫便涌上心头。

在这五花八门的世界里,我们很难分辨真伪。谎言使我们堕入深渊,徘徊在生死边缘。圣经说: “袮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神的话就是我们路上的光,指引我们的人生。当我们在黑暗中时,主的话如火照亮、指引我们走前面的路。

虽然人生路上有许多的未知,但我们可以不必惧怕,因为主的话照亮我们的每一步,生活中有主甜美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