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78期/报导:陈俏帉,3/4/2021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身为基督徒,我们清楚知道耶稣受难是为了完成救赎人类之工。耶稣的受难对我们基督徒有何直接的关系呢?
在复活节前夕,八达灵新市堂邀请来自马来西亚神学院的张俊明牧师为当晚培灵会的讲员。

1H1V带领会众唱诗《最痛的时候》,再次提醒我们:耶稣是爱!祂为爱来到世上,祂为爱走上十架,祂把爱活在伤口,祂用爱战胜死亡!在最痛的时候,耶稣说出了十架七言的第一句话:“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路23:34)
这节经文里的“他们”究竟指的是谁?在对应经文的上下文后,张牧师指出耶稣是针对两种人发出祈求:
- 要陷害祂的祭司、官府、士兵和百姓
- 被钉的两个强盗
难道耶稣不知道这些要钉祂十字架的人,是处心积虑,蓄意已久要谋害祂的人吗?不!耶稣当然知道他们的心和意图何在。但,为何耶稣还要祈求父赦免他们的罪呢?还为他们的蓄意行为理解为“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呢?

这时,张牧师指出耶稣爱的本质,祂为了爱“他们”,而赦免他们的罪。当我们专注在对方的错处,内心会一直控诉和埋怨对方,这样我们就无法或不会去爱对方。反之,若我们多留心对方的善意,就较容易接纳和爱对方。因此改变思维在前,行动在后。
宽恕是上帝给基督徒的礼物和恩典。上述经文让我们知道,耶稣在他们还没悔改之前,就宽恕他们的罪。陷害祂的人和两个犯人还没有真正悔改,但耶稣已赦免他们的罪。在此,张牧师指出:宽恕是无条件,但和解却是有条件的,需要以悔改来回应。正如经文中的两个强盗,他们两人同时获得赦免,但只有一个与上帝和解,今日要与祂同在乐园里。(路23:43)
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但,我们依然会犯错,罪会破坏我们和上帝和谐的关系。这时,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错,透过灵修祷告,每天将自己的言行放在上帝面前,祈求祂纪念和监察。每天我们需要透过认罪悔改,以上帝的角度来看自己,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认罪祷告是基督徒力量的来源,唯有这样回应主的爱,我们才能与上帝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