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83期 / 神学主日报导:邓文凯
身为基督徒,我们是否很常听到“结果子、修剪果子”的字眼,或是关于耶稣把我们和祂比喻成葡萄树和枝子?但我们对这些比喻和字眼究竟有多了解?2022年7月24日,八达灵新市堂第一次举行神学主日,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神学院(STM)的张俊明牧师,与我们一起解读《约翰福音》15章1-8节,以帮助我们更了解“结果子”的意义。

张牧师指出在《约翰福音》15章1节里,清楚记载耶稣指祂是葡萄树,以此来类比上帝的子民(赛5:7;耶2:21)。在马加比王朝执政的时期(主前167-160年),所使用的货币亦印有葡萄树的标志。《以赛亚书》5章2-6节也注明凡结野葡萄的葡萄树的下场是不被修剪,永被遗弃。《约翰福音》15:2和6节也分别提到,不结果子的葡萄树会被剪去,扔在火里;凡结果子的,则会被修剪干净,以结更多的果子。
也许大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他们的问题是不想结果子或不想结好果子。但,张牧师指出,许多人的问题是想结却结不出果子来。他也提醒,即便是结了果子,我们也需要被修剪。虽然修剪是个不舒服的体验,但却是上帝爱护我们的表现。如果我们不被修剪,便难以成长。张牧师举例,上学是一种磨练(可看作为“修剪”的动作);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不会剥夺孩子上学的机会。我们需要相信,给予磨难或磨练的人不一定是出于恶意,也有可能是凭着爱而行。
在《约翰福音》15章4-5节中,圣经提醒我们要有灵修生活且要懂得自我反省。张牧师说,反省是指对个人的不足及弱点进行一番检讨,即便是非基督徒,他们也得自我反省。他进一步解释,灵性好的人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反而是灵性差的人,往往只是更多地看到别人的错误。当我们跟上帝面对面时,我们的缺点或软弱将被放大,这也是帮助我们自我检讨和灵命成长的时刻。

张牧师总结:多结果子说明我们是基督的门徒(约15:8)。他也呼吁我们要一同被上帝修剪,成为主的门徒。笔者冀望各位信徒能借此平台,装备自己,成为愿意被上帝“修剪”并多结果子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