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麦子》86期 / 文:徐智淳牧师(加埔堂主理)

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分争。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我感谢神,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免得有人说,你们是奉我的名受洗。我也给司提反家施过洗,此外给别人施洗没有,我却记不清。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 1:10-17)

 经文第11-12节,我们可以看见有人向保罗报告哥林多的教会里有纷争:当中有人说自己是属保罗、属亚波罗、属矶法(彼得)和属基督的。从保罗后续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哥林多信徒会如此分党,乃是因大家经历不同施洗者,从而误认为自己的领袖应是为他们施洗的那一位。保罗说,他记得自己在哥林多的施洗对象不多(第14和16节),却出现了“保罗党”。由此可见这并不是在由谁施洗的问题。那也许是因为各领袖的个人魅力和当时大家对领袖的认同感产生误会。

在卫理公会的“游行牧职体制”下,我们能体会哥林多教会在经历了几任牧者后,他们对不同牧者的认同及拥戴感。初期是保罗,再来是亚波罗,然后可能彼得也来到了他们当中。这三位牧者有不同的恩赐、性格和牧养方式,让哥林多教会在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成长。历经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当这三位牧者不在当地,信徒们开始有不同的处事方式,同时开始分党结派,对教会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这位革莱氏却在圣灵的引领之下,发现教会不应该是这样,就请她家里的人去告诉保罗关于哥林多教会正面临的问题。

对保罗而言,破坏基督身体的合一性是件大事,所以他直接在问安及祝福后,在 第10节 藉着主耶稣基督的名来劝诫哥林多的基督徒:说话要一致,并且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为此,保罗也以三个很尖锐的问题来责问当时的信徒:

1.
基督是分裂的吗?是有好几位基督吗?弥赛亚只有一位,教会的头(元首)只有一位,再没有其他基督。从保罗的用词【主耶稣基督】就可以看见【主】指的就是那位创造及立约的上帝;【耶稣】就是那位曾经与门徒生活在一起的伟大老师,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基督】就是弥赛亚,伟大的的君王、祭司、先知,集三个受膏者身份于一体的救赎主。因此,无论怎么看,保罗在这里已经奠定了耶稣基督就是三位一体的主上帝的第二个位格,并且是独一真神,没有其他!

2.
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当然和主基督耶稣对比,在这里【保罗】所代表的就是一个凡人,无法与主耶稣基督这位独一真神相比的。当然凡人中也包括了【矶法】、【亚波罗】,甚至其他使徒,只是不便使用他人名字,保罗就以自己为例。不是任何一个使徒或门徒皆能为众人钉十字架,因为凡人被钉十架并没任何益处,只有那位主耶稣基督才能为众人的罪钉在十字架上。教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耶稣基督用重价赎回来的,而不是被【其他人】救赎的。

3.
你们奉保罗的名受洗了吗?在马太福音里的大使命(太28:18-20)中,主耶稣基督升天前吩咐众人要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并且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字给他们施洗,还要把他所教导的一切教导给他们,让他们遵守。大使命中提到为人施洗,不是奉任何人的名字,而是奉三位一体真神的三个位格的名字来为人施洗。因此,凡受洗的并不是归入那个为他施洗的人的名下,而是归入那所奉的名字的名下。因此,牧者们施洗时都是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所以已受洗的我们,都归入了三位一体荣耀的主的名下!

保罗自解其实自己在哥林多施洗的对象并不多,免得有人误会了这些受洗的人都是归入他名下的。他还强调除了他之前所提到的那些人,他都不记得是否还为别人施洗。保罗的工作主要是在教导耶稣基督的福音、上帝的话语和医治人,他的确很少为别人施洗,因此他能够记得每一位受洗者。他清楚自己的使命:主耶稣基督差遣他的目的是要传福音,而不是施洗。

今天的教会是否也面对同样分门结党的问题?特别是在马丁路德改教500多年后,基督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宗派,甚至还有很多独立教会。随着科技发达与网络便利,我们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基督信仰理念和教导。因着不同的成长背景,我们对这些教导和理念秉持着一种认可和不认可的态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万物都是上帝所造、万有都属上帝、我们所得的一切都来自上帝,上帝的伟大肯定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当我们太过倾向或只专注于某些或某个理念和教导时,会不会同时轻视上帝?上帝是那么丰盛,我们却只是狭隘地看到上帝的冰山一角,就以为自己把上帝看透了,这就是盲人摸象的现实版。当我们高举某个教导或理念时,是否我们也把自己看作“我是属约翰卫斯理的”、“我是属马丁路德的”、“我是属加尔文的”、“我是属教皇的”……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教会好,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很多时候,成长背景、所受的教育、信主的过程、对主的认识等等的差异,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坚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最适合教会的。在事情发展到“纷争”、“吵架”、“分裂”之前,我们必须思考保罗所问的三个重要问题:
– 基督是分裂的吗?
– 我支持/拥戴的某某人为我钉了十字架吗?
– 我奉支持/拥戴的某某人的名受了洗吗?

若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我们就该求主帮助我们该怎么不让事情继续恶化,而不是因意见不合而导致基督的身体分裂。

求主帮助我们学习及操练“一心一意,彼此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