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87期 / 文:汤镇遥
近一年来,卖猪仔事件层出不穷,尽管受害者的遭遇令人胆战心惊,但仍旧有不少人执意跳入虎穴。目前上映的一部反诈题材电影,打着“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的噱头,是否真的唤醒了普罗大众的危机意识?然而,人口贩卖依旧周而复始地不断上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何仍有这么多人宁愿铤而走险,拼死一搏?
圣经中,我们看见扫罗王心高气傲,他僭越献祭(撒上13: 9)违背神的旨意(撒上15)。当先知撒母耳指出扫罗的罪之后,他仍不认罪。
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扫罗心生嫉妒,兴兵追捕大卫,寻索他的命。大卫两次放过扫罗,扫罗没有感激或懊悔,反而一意孤行要除掉大卫。
起初耶和华的灵感动扫罗时的英雄气概早已荡然无存,最终扫罗遭遇众叛亲离(撒上28: 5)。扫罗没有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他执迷不悟,不知悔改。结果他越发犯罪,求问交鬼的女巫,干犯耶和华的怒气(撒上28: 7)。
于是扫罗被废弃,大卫被膏立。扫罗与大卫一样曾犯罪惹怒耶和华,但大卫知过悔改,扫罗却执迷不悟;大卫在神面前为罪忧伤痛悔,求神赦免,得着神的悦纳。扫罗终其一生没有为自己的罪悲伤,他违背神的话,与神渐行渐远。
面对忠告,我们是否像扫罗一样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让我们学习大卫一心寻求神的心意。